文质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质的简介:
wén zhì
1.文华与质朴。 2.文字与质地。
1.文华与质朴。 2.文字与质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文采和本质。《文选.干宝.晋纪总论》:「爰及上代,虽文质异时,功业不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
《文质》是古代中国文化中一个常用的词汇,它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状态。其中,“文”指的是文化、学识或者礼仪等外在表现;“质”则指的是本质、内在品质。通常情况下,“文质彬彬”一词用来形容人既有良好的教养和外貌,又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内心。这个词语强调了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下面提供五个句子来帮助更好地理解:
- 小明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待人接物有礼有节,真可谓文质彬彬。
-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文),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质)。
- 这个项目在设计时兼顾了美观性和实用性,体现了内外兼修的“文质”精神。
- 她不仅穿着打扮得体大方,更有知性美的一面,真正做到了文质俱佳。
- 在追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内在涵养(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表现的重要性(文)。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文质”一词强调了内外兼修的理念,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质
zhì
1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2 朴素,单纯:~朴。~直。3 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4 抵押或抵押品:人~。5 同“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