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踯躅的拼音、解释、组词
山踯躅的简介:
shān zhí zhú
1.杜鹃花的别称。
1.杜鹃花的别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杜鹃科杜鹃属,小灌木,小枝被褐色刚毛。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四至六月开花,花二至三朵簇生,花冠朱红至紫红色,漏斗形,五中裂,雄蕊五枚。蒴果圆锥形。原产日本。也称为「红踯躅」。
《山踯躅》一词,其名称源于中国的一种植物——杜鹃花科中的“映山红”或“山石榴”,学名为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这名字中的“山踯躅”是它的别名之一。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山踯躅”一词被赋予了诗意,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植物在春天时花开满山、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情景。
详细解释
- 名称来源:“山”指的是生长环境在山上;“踯躅”,原意是指缓慢行走或徘徊不前的样子,但在古代文人笔下,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事物。
- 植物特征:这种植物的花朵颜色鲜艳,通常为红色、粉色或者白色。春天时花开满树,如同云霞一般,非常壮观。
- 文化含义:“山踯躅”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美景象征,也常常被用作文学创作中描绘春景或寄托情感的意象。
造句
- 春天到了,群山间开满了美丽的山踯躅,宛如一片绚丽的花海。
- 山顶上盛开的山踯躅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 站在山巅远眺,只见连绵起伏的山脉之间遍布着灿烂的山踯躅,美不胜收。
- 他漫步于幽静山谷之中,耳边鸟鸣声声,眼前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盛开的山踯躅。
- 夕阳西下,晚霞映照下的山踯躅显得更加妖娆动人,诗人不禁感叹道:“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分词解释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