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盗的拼音、解释、组词

抵盗的简介:

dǐ dào
1.窃取,偷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偷窃。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你与我这把刀子,嬭嬭不知,叔叔也不知,久已后俺兄弟带出这把刀子来,则道春香抵盗了杨家的家私哩。」《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事不宜迟,莫叫他把家事都抵盗与女儿去了,我们才屁出了掩臀。」

在古汉语中,“抵盗”通常指的是触犯了与盗窃相关的法律或规章。这里的“抵”可以理解为触犯、违反,而“盗”则是指盗窃行为。“抵盗”的概念在古代常常涉及到对偷窃等违法行为的处理和惩罚。

详细解释:

  • :在这里,“抵”通常是指触犯、违犯的意思。
  • :即偷盗或偷窃的行为。在古代,盗窃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之一,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来严惩此类行为。

因此,“抵盗”可以理解为因触犯了关于盗窃的法律而受到惩罚的行为或者状态。

造句:

  1. 古人有言:“不义之财勿取,小利莫贪”,若有人抵盗,必受法律制裁。
  2. 官府对那些屡教不改、屡次抵盗的贼寇进行了严厉的惩治。
  3.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抵盗”行为是极受法律严惩的重罪之一。
  4. 他因被发现在市场偷窃,最终被判以“抵盗”的罪名而受到处罚。
  5. 古代法律中明确指出:“凡人若触犯‘抵盗’之律,则将面临严厉惩罚。”

这些句子反映了古汉语中关于“抵盗”这一概念的基本理解和应用。在使用时,请注意它们是基于古代语境构建的例子,与现代法律体系可能有所不同。

分词解释

1 挡,拒,用力对撑着:~挡。~制。~抗。~赖。2 顶撞,冲突,矛盾:~触。3 代替,相当,顶替:~押。~偿。~充。~还(huán )。4 到达:~京。~临。

dào

1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2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强~。窃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