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的拼音、解释、组词

扑通的简介:

pū tōng/tòng
1.亦作"扑"。 2.象声词。形容重物落水或落地之声。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状声词:(1)形容物体掉进水中的声音。【例】扑通一声,一只青蛙跳下水。 (2)形容心跳的声音。【例】在这紧张时刻,心脏扑通、扑通的猛跳。

1. 拟声词。形容物体落地或掉落水中的声音。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今日扑通的缾坠井,支楞的琴断弦。」《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踹了一个空,扑通的攧了下去。」也作「扑咚」、「扑同」、「扑桶」。

扑通》这个词语通常用于描述物体落入水中时发出的声音,或者形容人或物突然倒下的情景。它在汉语中是一个象声词,用来描绘物体坠落水面、沉入水底时发出的声音,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现场感。

详细解释

  1. 声音特征扑通声通常较为响亮且带有一定的冲击感,当物体从空中或高处落入水中时最为明显。
  2. 应用场景
  3. 描述人跳进游泳池时的声音。
  4. 表达物品不慎掉入水中的场景。
  5. 情感色彩:虽然扑通只是描述声音的词汇,但它也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例如,在形容某人突然倒下或做出某种令人意外的动作时,可以使用“扑通”来增加画面感和戏剧性。

造句

  1. 小明不小心将手机掉进了水里,发出了“扑通”一声。
  2. 夜晚的湖面上突然传来了“扑通”的声响,惊醒了正在散步的人们。
  3. 她一跃而起,身体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扑通”一声落进了游泳池中。
  4. 小狗淘气地跳进水里,“扑通”一声溅起了大片水花。
  5. 他猛地起身,椅子倒下的声音“扑通”一声响亮起来。

分词解释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