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老扶弱的拼音、解释、组词

携老扶弱的简介:

xié lǎo fú ruò
搀着老人,扶着体弱者。亦作“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民众群聚结队而行。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亦作扶老携幼。

1. 形容民众群聚结队而行。《晋书.卷六二.刘琨传》:「臣自涉州疆,目睹困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也作「扶老携幼」。

词语解释

携老扶弱: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社会中互相帮助、照顾老人和儿童的情景。"携"的意思是携带或带着,而“扶”意味着扶持;整体上表达了一种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

具体来说,“携老”指的是带着老年人一起出行或者行动;“扶弱”则是指对体弱者进行支持与保护。这个词语不仅体现了家庭内部的关系,还扩展到了整个社会层面的关爱。

造句

  1. 社区志愿者们积极组织活动, 携老扶弱,共同营造了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
  2. 在这次紧急救援行动中,大家不分年龄大小,都积极参与到 携老扶弱 的工作中去。
  3. 公园里,奶奶牵着孙子的手漫步,孩子们在游乐设施前欢笑,这正是一个典型的 携老扶弱 场景。
  4. 邻居们互相帮助,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更是加倍关怀,真正体现了 携老扶弱 的美德。
  5. 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践行 携老扶弱 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携老扶弱”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行动,一种精神。

分词解释

xié

1 带:~手。~带。扶老~幼。2 离,叛离:~离。~贰。

lǎo

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3 极,很:~早。~羞成怒。4 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5 晚年:~年。~境。6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是生病。8 原来的:~地方。9 与“嫩”相对:黄瓜长~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了。13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正。~老携幼。2 帮助,援助:~养。~植。~危济困。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梯。沙发~手。4 姓。

ruò

1 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小。柔~。脆~。薄~。~不禁风。柔心~骨(形容人心地温柔,性格和顺)。2 年纪小:~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3 不够,差点儿,与“强”相对:三分之一~。4 差,不如:~于。~点。5 丧失(指人死):又~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