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表的简介:
yī biǎo
1.一个标志。 2.一根华表。 3.一通奏疏。 4.指人的仪表。 5.谓略为述说。 6.详叙。
1.一个标志。 2.一根华表。 3.一通奏疏。 4.指人的仪表。 5.谓略为述说。 6.详叙。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个标志。《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百步则一,为三表,又五十步为一表。」《墨子.备城门》:「若以瓦为坎,城上千步一表。」
2. 一通奏疏。宋.陆游〈书愤〉诗:「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三国演义》第八二回:「咨曰:『主公可作一表,某愿为使,往见魏帝曹丕,陈说利害,使袭汉中,则蜀兵自危矣。』」
3. 人的容貌、仪态。如:「一表人才」。元.杨讷《西游记》第一三折:「赴佳期去。对著月色,照著水影,是一表好人物。」《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须,堂堂一表。」
4. 略为述说。如:「这篇文宜深入解说,不宜一表而过。」
《一表》实际上是一个非正式用语或者俗语,通常不是指字典中的标准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一表”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某些地方方言或俚语中,“一表”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仪表堂堂、外貌出众;而在一些情境下,它可能指的是表格、清单等。
鉴于其非正式性和模糊性,我将基于以上理解尝试提供五句话来表达“一表”的不同含义:
- 仪表堂堂:他的脸上总是带着和煦的笑容,真是个一表人才。
- 表格说明:填写申请时,请务必详细填写表格说明部分的所有内容。
- 家谱图表:这份老祖宗留下的家谱图表,记录了家族的一表亲疏关系。
- 仪表仪态:在正式场合中,良好的仪表仪态是一表人才的重要标志。
- 总结报表:每个季度结束时都需要提交一份财务报表,对整个运营情况进行汇总。
以上例子展示了“一表”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请注意,由于“一表”的非标准性质,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有更多的解释和变化。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表
biǎo
1 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2 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略~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册。~格。~报。调查~。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钟~。手~。怀~。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电~。7 标志,榜样:~率(shuài )。为(wéi )人师~。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亲。~兄弟。9 测量的标尺:~尺。圭~(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章。诸葛亮《出师~》。11 树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