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不前的拼音、解释、组词

裹足不前的简介:

guǒ zú bù qián
裹:缠。停步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包缠脚部,不往前行。形容有所顾忌,而停止脚步,不敢向前。#语本《战国策.秦策三》。△「畏缩不前」

2. #《战国策.秦策三》1>范睢至秦,王庭迎,谓范睢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睢辞让。是日见范睢,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睢谢曰:「非敢然也。……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巿,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2>也,是以杜口3>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 (2) 蹶:音ㄐㄩㄝˊ,跌倒、僵仆。 (3) 杜口:闭嘴不说话。〔参考资料〕 《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彊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3. 范雎,战国时魏人。他本是魏国须贾的门客,曾替魏昭王出使齐国,却被怀疑与齐国私通,回国后,差点被魏相打死。后来范雎逃到秦国,写了一封信给秦王,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当时秦国的实权操在秦昭王母宣太后及宰相穰侯的手上,秦王一直没有时间接见范雎。后来终于有一天秦王召见范雎,向范雎求教,但范雎总是恭敬地应诺,却什么话都没有说。秦王以为范雎不肯教导,范雎谢罪说:「臣想建言的都是匡助君王的大事,但不知秦王您的心意如何,所以您三次问臣,臣才都没有回答。臣并不是不敢说,就算臣说了明天就得死,臣也不怕,只要对国家能有所帮助,就是臣最大的光荣。臣怕的是,臣死了以后,天下的人看到臣尽忠而被杀,会因此十分畏惧而不敢进言。如果您上面害怕严厉的太后,下被奸臣迷惑,整日住在深宫里,迷糊度日。这样下去,大则会亡国,小则会使自己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是臣所担忧的。」秦昭王听了说:「恳请先生指教!不管事情大小,不管牵扯到谁,即便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也请先生直说。」范雎就向秦王进言实行远交近攻政策,以统一中原。当下,秦昭王拜范雎为客卿,过了几年,秦昭王把相国撤职,并且不让太后参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后来「裹足不前」这句成语,就从原文的「裹足莫肯即秦」演变而出,形容有所顾忌,而停止脚步,不敢向前。

1. 停止脚步,不愿前进。比喻有所顾忌,不愿去做。【例】有时顾忌太多,裹足不前,反而会错失很多良机。

1. 停止脚步,不往前行。比喻有所顾忌,不愿去做。《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也作「裹足不进」。

词语详解

裹足不前

  • 释义:形容人因为受到某种思想、习惯或畏惧等的影响,而不愿意采取行动或发展进步。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面对可能的进步和发展的机会时选择停滞不前。
  • 出处:该成语出自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裹足不前,何以自立?”
  • 近义词:趑趄不前、畏首畏尾
  • 反义词:勇往直前、积极进取

造句示例

  1. 自从公司实行新的管理政策后,许多员工裹足不前,不愿去尝试新事物。
  2. 面对改革的浪潮,他却裹足不前,不愿意接受变化带来的挑战。
  3. 不要因为一些小困难就裹足不前,我们要勇敢地追求梦想。
  4.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裹足不前,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5. 他的思想保守,常常裹足不前,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些造句旨在展现成语“裹足不前”的不同应用场景和语境,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分词解释

guǒ

1 包;缠绕:~脚。把这包糖~好。~足不前。2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进去卖。好人坏人~在一起一时分不清。3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奶。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qián

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五名。4 向前行进:勇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