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一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自出一家的简介:

zì chū yī jiā
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学问、文章或书画等能自出心裁、有所创新,而自成一格局。元.夏元彦.图绘宝鉴.卷五.元朝:「尤喜作墨鬼、锺馗等画,怪怪奇奇,自出一家。」亦作「自成一家」。

1. 学问、文章或书画等能自出心裁、有所创新,而自成一格局。元.夏元彦《图绘宝鉴.卷五.元朝》:「尤喜作墨鬼、锺馗等画,怪怪奇奇,自出一家。」也作「自成一家」。

词语《自出一家》的解释

自出一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作品、理论等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能够超越前人或他人的既有观念和方法,在某一领域开辟新的天地。它的核心意义在于强调独创性和原创性。

解释细节

  • 出自: 《论语·雍也》:“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一家: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派、一派理论或者一个研究领域。
  • 自出: 指自己提出或创作,不依赖于他人的成果。

造句

  1. 这位作家的创作风格独树一帜,真可谓是“自出一家”,他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2.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师能够自出一家,设计出既有文化特色又兼具实用性的建筑。
  3. 李教授的研究在理论创新上自出一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赏。
  4. 这位画家的作品色彩搭配大胆新颖,完全“自出一家”,让人眼前一亮。
  5. 小王的这本小说集子,文笔优美且构思独特,展现了他“自出一家”的文学才华。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的领域如艺术、学术研究等,“自出一家”这一成语所体现的独特创新性价值。

分词解释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