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璐珞的拼音、解释、组词

赛璐珞的简介:

sài lù luò
由低氮含量的硝酸纤维素、增塑剂、润滑剂、染料等经加工而成的塑料。透明坚韧。高温时软化。易着火,耐稀酸稀碱,耐烃类及油类等。可制日用品、乒乓球及玩具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塑胶。为英语celluloid 的音译。由硝酸纤维素、樟脑和酒精在高压下加热制成。最初在西元一八六九年由美国人喜亚特(J.W.Hyatt)所发明。性坚硬而富弹性,磨制后光洁美观,加热软化后可制造玩具、梳妆用具和装饰品等。但容易引起燃烧。

词语解析

赛璐珞(sà lù luò)

  1. 定义赛璐珞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化学名称为硝化纤维素。它是通过将棉、麻等天然纤维素溶解在浓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中,然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而制成的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物质。

  2. 历史背景

  3. 1869年,美国科学家赛瑟尔·查尔斯·厄特伍德首次合成出这一材料。
  4. 在20世纪初至中期,它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照相底片、电影胶片、玩具和文具等。

  5. 特点

  6. 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光泽性。
  7. 易于加工且成本较低。
  8. 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处理,有一定的易燃性。

  9. 应用领域:虽然赛璐珞在历史上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由于其易燃性和环境不友好等原因,在现代已经被许多更安全、环保的合成材料所取代。

造句

  1. 电影胶片曾一度用赛璐珞制造,但如今已经改用其他更为稳定的材质。
  2. 小时候,我们常常玩用赛璐珞制成的玩具小汽车。
  3. 艺术家们喜欢使用赛璐珞来制作模型,因为它既透明又容易雕刻。
  4.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工厂不再生产含赛璐珞的产品。
  5. 在老电影中可以看到那些由赛璐珞制成的老式镜头和底片。

以上是对于“赛璐珞”一词的详细解释及五个相关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sài

1 比胜负,比好坏,竞争:比~。竞~。~场。2 胜似,比得过:一个~一个,都不一般。3 好似,比得上:简直~真的。4 旧时祭祀酬报神恩的迷信活动:~神。~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