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的拼音、解释、组词

萨尔浒之战的简介:

sà ěr hǔ/xǔ zhī zhàn
明朝与后金之间的战役。1619年努尔哈赤率后金兵攻明,明朝任杨镐为经略领兵反击,双方在萨尔浒(今辽宁新宾西浑河南岸)交战,后金击败明军。明朝对辽东的统治开始动摇。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发生于明朝与女真之间的一场战役。女真人努尔哈赤率兵侵略臣服于明朝的叶赫部族,明派辽东经略杨镐率兵支援,主力军在萨尔浒山遭女真歼灭,其余不战而败。战争失败的结果引发了女真入主中原的意图。因主要战场在萨尔浒山,故称为「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这场战斗发生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是在中国东北部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战斗中最为著名的。这场战争对满族势力的崛起和最终统一东北、建立清朝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解释

萨尔浒之战是努尔哈赤为了统一女真各部并征服明朝边疆重镇而发起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境内以及其周边地区。在这场战役中,后金(清朝的前身)联合部分朝鲜军队与明军进行了一系列战斗。虽然初期双方各有胜负,但最终努尔哈赤采取了正确的战术和策略,并利用地理优势击败了明军及其盟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造句

  1.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之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 历史老师在讲解《萨尔浒之战》时强调,这场战斗标志着满族势力的迅速崛起。
  3. 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运用了灵活的战略战术,赢得了对明朝边防的胜利。
  4. 《萨尔浒之战》是研究17世纪中国东北历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事件。
  5. 我们从《萨尔浒之战》中可以看到,在面对强敌时,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菩~〕见“菩”。2 〔~满〕跳神作法的男巫。3 姓。

ěr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2 如此:偶~。不过~~。3 那,其(指时间):~时。~后。4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5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hàn

1 打仗:~争。~机。~绩。~略。~术。~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争~。3 发抖:~抖。寒~。胆~心惊。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