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胯下的简介:

kuà xià
1.指汉韩信受辱胯下之事。《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褲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为怯。"裴骃集解引徐广曰:"袴﹐一作'胯'。胯﹐股也。"后用以为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两腿之间。

2. 比喻人未显达前,受人鄙视、嘲弄。参见「胯下之辱」条。《初刻拍案惊奇》卷八:「胯下曾酬一饭金,谁知剧盗有情深?」

词语《胯下》在中文中通常是指一个人被要求低下身子从某人的胯部下方通过,这是一种侮辱性的行为。它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故事和成语中,如“韩信胯下之辱”,这里用来形容谦逊忍让、以德报怨的高尚品质。这个词组也可以引申为比喻性用法,表示在特定情况下不得不忍受屈辱或者接受某种不情愿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来源:这个词语最早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汉朝名将韩信年轻时被一群无赖欺负,他选择低头从对方的胯下通过以避免直接冲突。这反映了韩信忍辱负重、最终成就大业的故事。
  • 寓意与含义:“胯下”一词后来用来形容一种屈辱或低下的状态,但更强调的是面对这种屈辱时表现出的态度和勇气。

造句

  1. 尽管多次被对手轻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耐心,最终在关键时刻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正印证了那句“胯下之辱,非英雄不为”。
  2. 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时,如果能像韩信那样保持低调和忍耐,往往会有柳暗花明的转机。
  3. 在团队合作中,有时候需要有一个人愿意在背后默默支持,即使面临“胯下”的尴尬局面,也能让团队更加团结。
  4. 虽然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各种“胯下”般的挑战,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并从中成长。
  5. 企业间竞争激烈时,如果能够在某些阶段选择暂时的退让和合作,避免正面冲突升级,可能会赢得更多发展的空间。

请注意,“胯下之辱”的故事虽然表达了谦逊忍让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应对,维护自身权益。

分词解释

kuà

1 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裆。~骨。~下之辱。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