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小子的简介:

xiǎo zǐ
1.平民百姓。《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孔传:"小子﹐民之子孙也。正官治事﹐下群吏教之﹐皆无常饮酒。"汉扬雄《太玄.将》:"小子在渊﹐丈人播船。"范望注:"小子﹐谓百姓也。"宋孙奕《履斋示儿编.经说二》:"于庶邦则曰诰毖﹐于小子则曰诰教﹐庶邦指士大夫而言……小子指民而言。"一说指属吏。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尚书说·酒诰》"聪听祖考之遗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小子﹐盖谓属吏﹐与下文'邦君御事小子'义同。文盖言不问小职大职及其属官﹐皆当一律听祖考之训也。" 2.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对年幼者的称呼。【例】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

2. 晚辈对尊长的自称。【例】小子不敏,各位师长见笑了。

3. 男孩子。【例】胖小子

4. 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例】这小子反复无常,令人难以信任。

5. 僮仆、奴仆。【例】他们家非常富有,雇有几名专做杂务的小子。

1. 对年幼者的称呼。《书经.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 自称的谦词。《书经.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3. 职官名。掌管祭祀时的相关事宜。《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4. 男孩子。《红楼梦》第四九回:「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5. 僮仆、奴仆。如:「雇一个使唤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带在头上,抱著篮子到贡院前伺候。」

6. 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袁谭小子,反复无常,吾难准信。」

词语“小子”在中文中的使用较为广泛,含义和用法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它通常带有亲切、爱怜或戏谑的情感色彩。

1. 含义与用法

  • 亲切语:当长辈对晚辈说话时,常常用“小子”来表示关爱或亲密。
  • 朋友间的称呼:在一些地区或方言中,“小子”被用来作为朋友之间相互称呼的昵称。
  • 戏谑用语:有时也会用于一种带有调侃意味的说法。

2. 示例造句

  1. 小子,今天作业做完了吗?”——长辈对晚辈关心地询问。

  2. “小李子,帮我拿一下那本书。”——朋友间随意的呼唤。

  3. “你小子真能吃!”——表示赞叹或调侃某人食量大。

  4. 小子,快来看,那边有只小狗!”——在儿童面前使用带有亲密感的称呼。

  5. “别动,小子,小心摔倒了。”——用于提醒并保护晚辈的安全。

注意事项

使用“小子”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因为不当的使用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轻视对方。在正式场合或者面对陌生人时不宜随意使用此词。

分词解释

xiǎo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3 时间短:~坐。~住。4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5 谦辞:~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6 妾:~房。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