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女师的简介:

nǚ shī
1.古代掌管教养贵族女子的女教师。 2.女子的楷模。 3.尼姑。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对教授妇女功事者的称呼。【例】古时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由女师负责教导的。

2. 女子师范学校的缩称。【例】女师附小

1. 古代掌管教养贵族女子的女教师。《诗经.周南.葛覃》:「言告师氏。」汉.毛亨.传:「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金史.卷一三○.列女列传.阿邻妻沙里质》:「古者女子生十年有女师,渐长有麻枲丝茧之事,有祭祀助奠之事。」

2. 女子的楷模。《梁书.卷七.皇后列传.太宗王皇后》:「后幼而柔明淑德,叔父暕见之曰:『吾家女师也。』」

3. 指尼姑。《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却说非空庵原有两个房头,东院乃是空照,西院的是静真,也是个风流女师。」《野叟曝言》第一一回:「原来两位女师之病,都为余相公而起。小僧如在睡梦,一毫不知。」

关于“女师”这个词,它并没有广泛通用的定义或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女师”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或用法,但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和历史背景:

  1. 古代意义: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清末至民国初期,"女师"一词常被用来指代“女子师范学校”,即专门培养女性教师的教育机构。这类学校在当时被视为是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促进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2. 现代意义:在今天的语境中,“女师”这个词可能没有固定的意义或用法,更多时候可能是特定情境下的特殊称呼或者个人创造的词汇,并非官方术语。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可能的应用场景,以下是五个基于上述解释构建的造句示例:

  1. 在民国时期,张老师毕业于著名的女子师范大学,为当时的女权运动做出了贡献。
  2. 女师大学开设了多种专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以及历史等科目,旨在培养未来的女性教育工作者。
  3. 这位女士是早期女师学校的毕业生,在家乡兴办了一所免费的女子学堂。
  4. 小说中描述了一个以“女师”命名的小学,强调其专为女孩设立的特点。
  5. 当代社会对过去女师发展的回顾和研究有助于理解女性教育历史及其影响。

请注意,以上句子中的“女师”指的是“女子师范学校”的意思。如果“女师”还有其他特定含义或用法,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nǚ,rǔ

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人。~士。~流(含轻蔑意)。少(shào )~。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