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的拼音、解释、组词

排外的简介:

pái/pǎi wài
1.排斥外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排斥本国、本地以外的人或事物。【例】我们既不排外,也不媚外。

1. 排斥本地以外的人、事、物。如:「清末中国怀有强烈的排外思想。」

《排外》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排斥、不接纳外部事物或外来人的行为或态度。它体现了对内对外的一种不平衡对待,具体表现为拒绝接受不同文化背景、民族身份、宗教信仰或其他差异性特征的人进入某个群体,或是对其他国家的产品、技术和理念持强烈的抵制和排斥态度。

详细解释

  1. 定义:排外是指通过某种形式或方式将外部事物或外来人排除在外的行为。
  2. 原因: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文化差异、民族自豪感、安全担忧等。有时也可能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担心竞争对手或新的市场进入者会威胁到原有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3. 影响:排外行为可能导致社会内部形成封闭和隔离的状态,不利于文化交流与进步;对外则可能引发贸易纠纷、外交冲突等问题。

造句

  1.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思想,这不仅阻碍了人才流动和技术交流,还可能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2. 公司高层决定开放创新环境,积极接纳外部优秀人才和先进理念,以打破排外思维,激发团队创造力。
  3. 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旨在消除学生间的排外情绪,培养包容多元文化的社会氛围。
  4. 在国际贸易中,某些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设置贸易壁垒来排斥他国产品和服务的进入,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典型的排外倾向。
  5. 我们应该鼓励开放合作的精神,避免任何形式的排外心理和做法,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

分词解释

pái,pǎi

1 除去,推开:~出。~斥。~水。~外。~挤。~山倒海。~忧解难。2 摆成行列:~列。~队。~字。~印。~笔。~场。3 排成的行列:~头。前~。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5 练习演戏:~戏。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竹~。~运。

wài

1 与“内”、“里”相对:~边。~因。里应(yìng )~合。~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国。~路(同“外地”)。~族。~省。~星人。3 指“外国”:~域。~宾。~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婆。~甥。5 称岳父母:~父。~姑(岳母)。6 称丈夫:~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号(绰号)。~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旦。~末。~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