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架的拼音、解释、组词

招架的简介:

zhāo jià
①抵挡:招架不住|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来势十分凶猛,一时难以招架。②应付;对付:大家七嘴八舌,弄得小陈招架不迭。③应承;承认:他若欺心不招架时,左右做我不着。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抵挡。【例】他在辩论会上雄辩滔滔,咄咄逼人,令对方无力招架。

1. 正面接下挑战。《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一连四五日挑战,李存璋牢守寨栅,只不招架。」

2. 抵挡、接招。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五出:「拚受打和骂,将身去招架!将身去招架!」

3. 招呼款待。《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曹公见其衣衫不整,心下不悦,又知是王振的仇家,不敢招架,送下小小程仪,就辞了。」《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张权瞧见,便放下手中生活,上前招架道:『员外要甚家火?里面请看。』」

4. 招认、承认。《西游记》第八六回:「汝等见他,须要行个大礼,叫他声『孙老爷』,他就招架了。」《警世通言.卷七.陈可常端阳仙化》:「他若欺心不招架时,左右做我不著,你两个老人家将我去府中,等我郡王面前实诉。」

词语“招架”在中文中,通常用于形容面对攻击时作出的反应。它来源于武术和格斗术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对抗的情形,也可以用来形容精神上的抵御、应对策略等方面。

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是指在接受到外部攻击(包括物理攻击或非物理性的批评、挑战等)时采取的防御措施。
  2. 用法范围
  3. 在体育运动中指拳击、空手道、柔道等格斗项目中的防守动作。
  4. 在日常语言中泛指在面对批评、挑战或其他形式的压力时所做出的努力或反应。
  5. 情感色彩:通常带有正面意义,表示一个人愿意面对问题并积极应对。

造句

  1. 尽管对手的攻势猛烈,但他依然能够招架住对方的每一次攻击。
  2. 这篇文章对批评做出了有力的招架,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和勇气。
  3. 在这场辩论中,他不仅能够迅速反击对方的观点,还巧妙地进行了招架,使得对话更加精彩。
  4. 为了维护公司的名誉,营销团队想出了多种有效的招架策略来应对网络上的负面评论。
  5. 当面对好友的不理解时,她学会了以理性的态度作出恰当的招架,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争吵。

分词解释

zhāo

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3 应接:~待宾客。4 引来:~惹。~引。~揽。~致。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6 同“着”。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jià

1 用做支承的东西:书~。衣~。绞~。2 支承,搀扶:~桥。~不住。~空。3 互相殴打,争吵:打~。劝~。4 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飞机。5 捏造,虚构:~词诬控。6 古同“驾”,凌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