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备军的拼音、解释、组词

常备军的简介:

cháng bèi jūn
国家(或政治集团)在平时所基本保持的现役的正规军队。其规模通常根据国际形势、国内战略方针和经济基础等基本因素确定。是战时作战军队和扩编的基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家常备的正规部队。《清史稿.卷一三二.兵志三》:「曹鸿勋以贵州各军于光绪二十六年改编为常备军、续备军,共二十四营。」

常备军》是指平时就编成建制、经常保持一定人数和装备、随时可以调用的军队。与之相对的是“民兵”或“预备役”,后者在和平时期并不经常训练或驻扎,而是等到战时才被征召。

详细解释

  1. 编制稳定常备军通常有稳定的人员编制,并且是长期存在的。
  2. 装备齐全:这些部队配备了必要的武器、车辆、通信设备等军事物资。
  3. 专业训练:士兵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具备较高的战斗技能和战术素养。
  4. 随时可用常备军可以迅速被调动参与作战或执行其他军事任务。

造句

  1. 国家需要保持一支强大的常备军来维护国家安全。
  2. 在和平时期,我们也必须维持一定规模的常备军以应对潜在威胁。
  3. 常备军的训练和装备都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4. 这次军事演习中,常备军展现了出色的战斗力和技术水平。
  5. 为了提高战力,军队决定扩大常备军的人数并加强其技术培训。

分词解释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

bèi

1 具备;完备:具~。完~。求全责~(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预~。防~。准~。筹~。~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注。~忘录。3 设备:设~。装~。军~。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