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求的拼音、解释、组词

旁求的简介:

páng/bàng qiú
1.四处征求;广泛搜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向各方征求。汉.孔安国〈书经序〉:「开设学校,旁求儒雅。」《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词语“旁求”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表示从侧面寻找或寻求的意思。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广寻:从各个方面寻找。
  2. 多方寻求:不仅局限于某个特定地方或方法去寻找。

详细解释:

  • “旁”在这里是广泛、多方面之意,“求”则是寻求、探求的意思。“旁求”即不局限于某一方向或者方式,而是广泛地去寻找或者探索某件事物。在古代文献中,“旁求”往往被用于描述学者或官员为了获取知识、资料而进行的广泛考察和搜集行为。

例句:

  1. 古代文人常以“旁求”为题,撰写文章探讨治国之道。
  2. 这个项目的资料十分稀缺,他不得不四处“旁求”,寻找相关文献。
  3. 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常常要通过“旁求”的方式来补充不足的历史记录。
  4. 为了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销售团队决定采取多种渠道进行“旁求”调研。
  5. 研究者们在探索某一领域时,往往需要采用“旁求”的方法,即不拘泥于单一的资料来源或研究路径。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旁求”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páng,bàng

1 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2 其他,另外:~人。~的话。触类~通。责无~贷。~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落。3 广,广泛:~征博引。4 邪、偏:~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竖心~儿。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