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的拼音、解释、组词

岁寒三友的简介:

suì hán sā yǒu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松、竹、梅。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 竹、梅花,岁寒三友。山水、松竹、琴酒。见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

1. 松、竹、梅。

2. 山水、松竹、琴酒。

1. 松、竹、梅。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2. 山水、松竹、琴酒。见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三.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性表达,通常指的是松、竹、梅三种植物。这三种植物因其在严冬时节依然保持生机和美丽而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1. :松树是冬季绿意盎然的代表,象征着长寿与坚韧。
  2. :竹子四季常青、虚心直节,代表着正直和谦逊。
  3. :梅花在寒冷中傲然绽放,象征高洁、孤傲和坚强。

这三种植物之所以被称为“岁寒三友”,是因为它们共同具备了耐寒的特性,即使是在冬季最冷的时候也能保持生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岁寒三友”还常被用来寓意人应保持高尚情操,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韧与正直的品质。

造句

  1. 岁寒三友松竹梅,历经风雪更精神。
  2. 他如松竹梅般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3. 这个季节里,最令人敬佩的莫过于岁寒三友——松、竹和梅。
  4. 每当冬日来临,我会想起那些象征坚韧不拔精神的岁寒三友:松、竹与梅。
  5. 他如松竹梅一般,在逆境中保持了高洁的心灵和坚定的原则。

分词解释

suì

1 年:~首。~暮。~夕(即“除夕”)。~除(年终)。~阑(一年将尽的时候)。2 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3 年龄:年~。周~。4 星名:~星(即“木星”。)5 指时间,光阴:~月(泛指时间)。

hán

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2 害怕:~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yǒu

1 彼此有交情的人:朋~。~谊。~情。2 有亲近和睦关系的:~邦。~邻。3 相好,互相亲爱:~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