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搔头的简介:

sāo tóu/tou
1.以指甲或他物爬搔头部。 2.簪的别称。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搔抓头部。【例】每当他在思考时,总会出现搔头的习惯动作。

1. 搔抓头部。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诗:「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2. 发簪。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唐.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搔头》通常指的是用手抓挠头部的动作,这个动作在古代诗文中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情感状态或心理活动。在现代语境中,“搔头”则多用于描述因思考、焦虑或者其他原因而无意识地抓挠头发的行为。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搔”,意为用手指抓;“头”,指头部。因此,“搔头”的字面含义就是用手抓挠自己的头皮。
  2. 情感表达: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搔头不仅是身体动作的描写,更常被用来传达人物内心的某种情绪或心理状态。如愁苦、焦虑、思考等。
  3. 文学象征意义: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搔首”或“搔头”往往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常用于表达诗人的孤独、忧虑或是对事物的深思。

造句

  1. “自从得知考试成绩后,他总是无精打采地搔着头,显得非常焦虑。”
  2. 老师在听报告时频频搔头,可以看出他对某些观点表示怀疑。
  3. 当初面对选择难题时,她常常会不自觉地用手指轻轻搔着头发。
  4. 这位诗人总是在诗作中借“搔首”来表达自己的忧思,如“揽衣推枕起,搔首傍窗行。”
  5. 李明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一遇到难题就会无意识地摸头或挠头。

这些句子展示了“搔头”这一动作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及其可能传达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分词解释

sāo

1 挠,用手指甲轻刮:~痒。~头。隔靴~痒。2 古同“骚”,扰乱。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