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磬的拼音、解释、组词

引磬的简介:

yǐn qìng
1.僧家的一种法器。多用铜制,形如小碗,底贯以纽,下附木柄。诵经念佛时用以调整音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和尚念佛时所用的乐器,借以引起大众注意。形如小碗,用铜制成,底贯以钮,下附木柄,以便携持。《水浒传》第九○回:「引磬响处,两碗红纱灯笼,引长老上升法座。」也称为「手磬」。

引磬》一词在古代中国佛教用语中有着特定含义,指的是僧人在念经、做佛事时所使用的乐器。它通常由石头制成,是一种小型的敲击乐器,在诵经或唱赞时用来辅助节奏和声调,从而达到更和谐的诵读效果。

详细解释

  • 引磬:在佛教仪式中,僧人用于引导诵经、念咒或吟唱的一种简单打击乐器。它的形状多为圆形或长方形,敲击面通常较为平整,以石或其他坚硬材料制成。在佛教文化中,引磬的使用不仅有助于营造庄严氛围,还能通过声音频率与人体共鸣,达到调息养心的目的。

造句

  1. 在寺院的清晨诵经仪式上,僧人们手持引磬,配合着悠扬的钟声开始了一天的宗教活动。
  2. 引磬的声音清脆而深远,在大雄宝殿内回荡,仿佛能洗涤人心中的杂念。
  3. 古寺的方丈决定在新年前举办一次特别的祈福法会,特意准备了引磬和木鱼等传统乐器,以增加仪式感。
  4. 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时,我了解到许多寺庙中都会使用引磬作为伴奏乐器,它的音色独特,能够增添音乐的表现力。
  5. 虽然现在很少见到真正的引磬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佛教文化体验活动中,它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句子展示了引磬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