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跣足的拼音、解释、组词
披头跣足的简介:
pī tóu xiǎn zú
跣足:光脚。头发散乱,打着赤脚。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
跣足:光脚。头发散乱,打着赤脚。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披头散发,光著双脚。形容人衣容不整,不修边幅的样子。《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
《披头跣足》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人未加修饰、衣冠不整的状态。这里的“披头”是指头发散乱,没有梳理;“跣足”则是指光着脚或者穿着破旧的鞋,形象地描述出一个人非常简陋、随意的形象。
解释: - 披头:形容头发凌乱或散开的样子。 - 跣足:字面意思为赤足,即不穿鞋子。在成语中,这个词用来形容衣衫褴褛、没有穿戴整齐的状态。
造句:
- 这个流浪汉身无分文,披头跣足地蜷缩在街头的一角。
- 刚从野外探险回来的他,满身尘土,披头跣足,看起来狼狈不堪。
- 老王已经退休多年了,现在每天穿着破旧的衣服,披头跣足地去公园散步。
- 小明家境贫寒,放学后经常可以看到他披头跣足的样子,带着一脸的疲倦从学校走出来。
- 由于连续几天未洗澡,再加上天冷风吹,老张的头发乱糟糟的,脚上也是泥泞不堪,显得披头跣足。
分词解释
披
pī
1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2 穿戴:~挂。~甲。3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4 劈开,裂开:竹竿~了。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足
zú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