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手的拼音、解释、组词
打出手的简介:
dǎ/dá chū shǒu
戏曲武打技术之一。以打出手者(上把)为中心,由数人(下把)配合,作抛掷接踢武器的特技表演。多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如京剧《泗州城》等。打出手时,以打击乐作“出手锣鼓”伴奏。
戏曲武打技术之一。以打出手者(上把)为中心,由数人(下把)配合,作抛掷接踢武器的特技表演。多用于神怪斗法的武旦戏,如京剧《泗州城》等。打出手时,以打击乐作“出手锣鼓”伴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戏剧中互相投掷传递武器的技巧,称为「打出手」。也称为「过家伙」。
2. 打架。如:「他俩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打出手》是传统戏曲中一种独特的表演技艺,主要指在戏曲演出过程中演员通过各种肢体动作和技巧来模仿武术招式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这种艺术形式要求演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武艺基础,还需要具备极强的爆发力、身体控制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历史:《打出手》起源于中国古代戏曲,在明清时期尤为流行。它起初是武术和杂技的结合,后来逐渐融入了戏曲表演之中。
- 技巧特点:包括但不限于飞脚、腾云、翻滚、跳跃等动作。演员需要通过这些高难度的动作来表达故事情节或展示武艺高强的人物形象。
- 艺术价值:《打出手》不仅展现了古代武术的精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特的美学观念。
造句
- 在这出精彩的京剧表演中,李师傅的《打出手》让人眼花缭乱,观众们纷纷鼓掌叫好。
- 小王自从参加了学校的戏曲社团之后,对《打出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刻苦练习。
- 舞台上,演员一展身手,精彩的《打出手》赢得了满堂喝彩。
- 为了准备这次艺术节的表演,同学们每天放学后都会聚在一起练习《打出手》,以期能给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 这位戏曲大师在舞台上展示了他卓越的《打出手》技巧,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令人叹为观止。
分词解释
打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手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