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兵的拼音、解释、组词

下江兵的简介:

xià jiāng bīng
1.新莽末年以王常﹑成丹等为首的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 2.泛指反抗朝廷的军队。

  • AI解释

下江兵》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特指东汉末年刘表驻守荆州时,从长江下游地区征召来的士兵。这些士兵通常指的是来自江淮地区的武勇之士。在古代,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北方人一般难以直接参与南方的战略部署,因此,刘表采取了从长江下游征兵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详细解释

  1. 下江:特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今天的安徽、江苏南部及湖北东部等地。
  2. :在这里指的是士兵或军队。
  3. 下江兵:专有名词,用来指代从江淮征召来参加刘表部队的士兵。

造句

  1. “在汉末群雄争霸的局势中,《下江兵》是刘表能够对抗曹操的重要军事力量之一。”
  2. “荆州之主刘表曾倚仗《下江兵》抵御北方入侵,但终究无力回天,最终败亡。”
  3. “刘备在襄阳发展时,也曾得到《下江兵》的支持,这对于他后来夺取益州起到了关键作用。”
  4. “《三国演义》中记载,《下江兵》的勇猛是刘表军队中的佼佼者,多次立功。”
  5. “尽管《下江兵》的力量有限,但他们忠诚于刘表,在对抗孙权和曹操的过程中展现了不屈的精神。”

这些句子展示了《下江兵》在历史背景下的作用以及与当时重要人物(如刘备、刘表)的关系。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

分词解释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