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的拼音、解释、组词

上京的简介:

shàng/shǎng jīng
1.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2.古都名。渤海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故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 3.古都名。契丹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4.古都名。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京师、首都。《陈书.卷四.废帝本纪》:「张安国蕞尔凶狡,穷为小盗,仍遣使人蒋裕钩出上京,即置行台,分选凶党。」《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

2. 中国。《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序》:「百有余岁,武帝灭之,于是东夷始通上京。」《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况乃海隅,播名上京,爰应旌招,抚翼宰庭。」

3. 到京城。如:「上京赶考」。

上京》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主要可以指代:

  1. 历史与文化:古代中国的朝代名称,如辽朝的都城被称为“上京”。元朝时也设有上都,即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伦县。
  2. 泛指:有时候,“上京”也可以用来泛指一个地方的重要城市或行政中心。

详细解释

  • 在古代,尤其是辽代、金代等历史时期中,“上京”通常是指这些朝代设立的主要都城。例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的“皇都”,后被称为“上京”,位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
  • 现代使用中,“上京”更多用于文学作品或一些特定的语境中,用来指某一地区的重要城市或是行政中心。

造句

  1. 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句子:“随着辽朝上京城门缓缓打开,大队士兵鱼贯而入,城内百姓纷纷跪拜迎接。”
  2. 现代场景下的比喻用法:“这次会议决定将新总部设在公司发展的‘上京’——北京,象征着公司的核心与未来发展方向。”
  3. 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我终于来到了辽朝的‘上京’,那古老的城墙、庄严的宫殿让我感到仿佛穿越了时空……”
  4. 描述现代城市的发展:“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周边地区的‘上京’,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5. 比喻意义中的句子:“在公司的架构中,技术部门就像是‘上京’一样重要,是公司运转的核心。”

这些造句展示了“上京”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含义。

分词解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jīng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