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篑之衅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篑之衅的简介:
yī kuì zhī xìn
衅:事端,征兆。比喻极小的事端。
衅:事端,征兆。比喻极小的事端。
- AI解释
《一篑之衅》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词组,在现代汉语中并无此说法,可能是对某个特定语境或者古文中的表述进行了误读。成语“一篑之功”是存在的,意味着仅仅差一点的努力就未能完成某项事业,而这里的“一篑”是指堆土成山的最后一筐土。
如果我们将《一篑之衅》拆解为“一篑之”和“衅”,其中“一篑之”可以理解为仅差一点的意思,“衅”在古文中常常用来指“灾祸、过失”。基于这样的解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因差一点点而引发的灾祸或失误”。
因此,《一篑之衅》可能表达的是由于仅仅差了一点点的努力或者机会,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错误或灾难。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在完成某件事情时,哪怕只有最后一点努力没到位,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造句
- 如果当初项目组再坚持一下,或许就能成功完成所有工作,而不是因为最后一刻的疏忽而酿成一篑之衅。
- 尽管他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在关键的最后一刻掉链子,最终导致了一篑之衅。
- 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他仅仅在最后冲刺时体力不支,没能坚持到终点,真是令人惋惜的一篑之衅。
- 由于他在最后一刻的决策失误,公司项目失败了,这真是一篑之衅。
- 虽然他一直努力不懈地工作,但最终还是因为缺少一点关键的技术细节而使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衅
xìn
1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钟。~鼓。2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隙。~端(争端)。挑~。寻~。3 以香熏身:~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