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邱之貉的拼音、解释、组词
一邱之貉的简介:
yī qiū zhī hè
邱,同“丘”。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同“一丘之貉”。
邱,同“丘”。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同“一丘之貉”。
- AI解释
词语“一邱之貉”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原意指一个山丘里的貉(一种体型较小的犬科动物),后来用以比喻彼此没有本质区别的人或事物。现代汉语中,“一丘之貉”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并无大差别的对象。
解释
- 本义:原本指的是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一个山丘)的貉,这些貉之间虽然个体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 引申义:后来用来比喻那些尽管在外表、地位或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并无实质区别的对象。它强调的是本质上的相似而非表面上的差异。
造句
- 尽管这两个组织表面上看起来性质不同,但实际上它们都是一丘之貉。
- 这些骗子虽然穿着不同的服装,但都是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的一丘之貉。
-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俩的意见如出一辙,简直就是一丘之貉。
- 两位领导人的外交政策大同小异,简直可以说是一丘之貉。
- 虽然这两支球队的战术风格有所不同,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却是同一丘之貉。
以上就是对“一邱之貉”这个词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例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