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口钱的拼音、解释、组词

丁口钱的简介:

dīng/zhēng kǒu qián
1.见"丁钱"。

  • AI解释

词语详解:丁口钱

释义: "丁口钱"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赋税制度,也被称为“头丁钱”,是一种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它通常指的是对成年男性(即“丁”)征收的人头税或者家庭成员人头税,具体包括了各种不同年龄段的人口。

在中国历史上,这种税收方式在不同的朝代和时期都有所体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口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由于历史背景复杂,各地征收的具体标准、范围以及减免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

造句示例

  1. 明朝时,在一些地区实行了严格的丁口钱制度,每个家庭都需要缴纳相应的赋税。
  2.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清朝政府在某些时期实行了减征丁口钱的政策。
  3. 唐代文献记载中提及了“征丁口钱”,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人头税形式。
  4. 在古代文献中,《汉书》中有提到“丁口钱”的征收情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5. 为了维持地方财政稳定,宋代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包括丁口钱在内的税收政策。

请注意,“丁口钱”这种制度在现代早已不再存在,上述内容主要基于历史学的研究与资料。

分词解释

dīng,zhē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2 成年男子。3 人口。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