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笔的拼音、解释、组词
顿笔的简介:
dùn/dú bǐ
1.搁笔;停笔。 2.谓作文或书法至着力处故作停顿。
1.搁笔;停笔。 2.谓作文或书法至着力处故作停顿。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写字或作文到著力处必须停顿,称为「顿笔」。【例】要把捺笔写好,运笔时要先顿笔再拖笔。
1. 停笔。《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范弘之》:「举朝嘿嘿,未有唱言者,是以顿笔按气,不敢多云。」
2. 写字或作文到著力处必须停顿,称为「顿笔」。
《顿笔》,在书法艺术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书写过程中,笔尖暂时停顿在纸面上的一种技法。通常是为了调整笔画的力度、长度或是形成特定的艺术效果。在楷书和行书中尤为常见,能够增加字形的变化美感,使整体作品更具韵律感。
以下是五个使用“顿笔”的造句:
- 书法大师在创作时,巧妙运用了顿笔技巧,使得每一个字都显得饱满有力。
- 为了突出重点,他在“爱”字的最后一笔特别增加了顿笔力度,让整个词更加生动。
- 小李临摹古代名帖时,用心学习了如何通过顿笔来调整行气和节奏感。
- 在进行楷书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强调要把握好顿笔的时机和力度,以提升整体作品的艺术性。
- 面对复杂的结构字形,“顿笔”技巧往往能帮助书法家更好地控制笔势,使每个细节都恰到好处。
这些例子展示了“顿笔”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具体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顿
dùn
1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宕。抑扬~挫。2 忽然,立刻,一下子:~然。~即。~悟。茅塞~开。3 叩,跺:~首再拜。4 处理,设置:安~。整~。5 疲乏:困~。劳~。6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横的两头都要~一~。7 次:三~饭。8 同“ 钝 ”,不锋利。9 姓。
笔
bǐ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