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鄙言的简介:

bǐ yán
1.俚俗的言词。 2.谦称自己的言辞。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浅俗、粗鄙的言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太真终日无鄙言。」《三国演义》第九三回:「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

2. 谦称自己说的话。《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

《鄙言》一词,通常指的是粗俗、不文雅或带有贬义的说法。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但我们可以根据其字面意思和上下文来理解它。"鄙"有低贱、鄙陋之意;"言"则是语言的意思。因此,《鄙言》可以引申为粗鲁、不礼貌的语言。

详细解释

  • 粗俗语言:指那些带有侮辱性、贬义或过于直接的表达,可能包括粗话、脏话等。
  • 非正式用语:有时也指的是在较为随意或私下的场合下使用的非正式语言。
  • 缺乏文雅的语言:强调的是说话方式不够礼貌或者不注重修饰。

造句

  1. 尽管他已经尽力了,但他的回答仍然充满了鄙言,这使得对话变得尴尬。
  2. 在这样的社交场合中,用词要谨慎些,避免说出一些鄙言来冒犯别人。
  3. 虽然他平时很幽默风趣,但在那个关键时刻却说了一些令人难堪的鄙言。
  4. 为了避免产生误解或冲突,尽量避免在正式场合使用鄙言。
  5. 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他们的语言表达,确保他们不会说出一些鄙言。

请注意,《鄙言》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是根据字面意思及可能的语境进行推测构建的。实际使用时,请以具体的语境为准。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5 品质低劣:卑~。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