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霄万里的拼音、解释、组词
鹏霄万里的简介:
比喻前程远大。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鹏程万里」。见「鹏程万里」条。
2. 此处所列为「鹏程万里」之典源,提供参考。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1>也,水击三千里。抟2>扶摇3>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4>者也。」 〔注解〕 (1) 南冥: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环海,南冥指南边的大海。冥,通「溟」,海。 (2) 抟:音ㄊㄨㄢˊ,盘飞而上。一作「搏」,音ㄅㄛˊ,拍打。 (3) 扶摇:回旋而上的暴风。 (4) 去以六月息:乘六月所吹的强风而去。息,指风。
3. 此处所列为「鹏程万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庄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宗旨是要人们超越世俗的价值观,不要去计较那些是非、大小、有用无用等的判断,因为这些都是人为的,并非恒常不变。人们如果一味计较这些,身心就会被牢牢绑住;要学著抛弃这种种的束缚,才能得到真正的放任自得,也就是庄子所谓「逍遥」的境界。为了引导人们能接受他的思想,庄子运用很多的寓言,来启发人们。在〈逍遥游〉中,庄子举了一个鹏鸟高飞的寓言,说明人要先懂得「适性」,才能知道自己也有天生的长处,不会一味羡慕别人。在这个寓言中,庄子先说北海有一种鲲鱼,大得不得了,后来这种鱼变成了鹏鸟。鹏鸟也是大得不得了,奋飞起来的时候,张开翅膀像悬在天边的云。当时有一位专门记叙奇特事物的齐谐,他说:鹏鸟要从北海飞到南海时,翅膀一打,击水的面积广达三千里,乘著扶摇盘旋而上,高达九万里!原文以鹏鸟为喻,又说其「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来演变成「鹏程万里」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鹏霄万里》这个词语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作品《逍遥游》,原文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描述了一只巨大的鹏鸟展开双翅,直冲九霄的壮丽景象。“鹏霄万里”这个词语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或固定短语,但它常被用来形容宏伟的志向、卓越的成就或者远大的理想。
解释: - 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鹏鸟,象征着自由翱翔、高飞的理想。 - 霄:天空;云。 - 万里:指极其遥远的距离。在词语中更倾向于表达一种宏大的愿景或志向。
这个词语常用于比喻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或者形容某件事情的规模宏大,目标远大。
造句: 1. 这次创业项目的目标是鹏霄万里,希望能突破现有的市场局限。 2. 他从小就立志鹏霄万里,梦想着有一天能环游世界。 3. 在他的演讲中,他将企业的发展愿景描绘为鹏霄万里的宏图。 4. 鹏霄万里的理想激发了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大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5. 这次公益活动的宗旨是鹏霄万里,希望不仅解决眼前的困难,更能从根本上改善社区的生活条件。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