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端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端的简介:

sì duān
1.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开端﹑萌芽。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儒家思想中,《四端》指的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孔子提出的道德观念,他认为这些都是人性中最纯真的情感和理性。以下是这四个词的具体含义及五个使用它们的句子:

  1. 恻隐之心:指对他人痛苦或不幸产生同情的心。
  2. 羞恶之心:指的是认识到行为好坏,从而感到羞耻或厌恶的情感。
  3. 辞让之心:指在交往中能够尊重对方、谦让有礼的心态。
  4. 是非之心:指辨别善恶、好坏的能力。

造句示例:

  1. 小明看到流浪猫躺在寒冷的街道上瑟瑟发抖,他立即生起了一种恻隐之心,决定带它回家照顾。
  2. 当听说班级里有同学被骗,小张感到很羞恶,决定向老师报告情况,帮助同学们提高警惕。
  3. 在餐厅服务时,服务员王丽每次都会礼貌地对待每一位顾客,这源于她内心深处的辞让之心。
  4. 李先生经常阅读哲学书籍,他认为培养是非之心对于判断社会现象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5.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些道德观念,妈妈经常通过故事向他讲述《四端》的重要性。

希望以上解释及造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更多相关信息或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duān

1 正,不歪斜:~正(①事物不歪斜;②正派,正确;③使端正)。~丽。~然。~庄。~秀。~静。~坐。2 正派,正直:~方。~直。~重(zhòng )。品行不~。3 事物的一头:~的(dì)(①事情的经过,底细;②的确,果然;③究竟。均亦称“端底”)。~倪。~详。事~。争~。4 用手很平正地拿:~盆。~碗。~茶。把问题~出来说清楚。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