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物的简介:

wén wù
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墓葬、建筑和碑刻;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生活用品;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里,历代所遗留下来的具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生活器皿、各种艺术品等。【例】故宫博物院近日正在举办清代文物特展。

1. 礼乐典章。《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2.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具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生活器皿、各种艺术品等。

文物》一词在汉语中指的是历史上遗留下来,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或科学价值的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艺术品、器物、文献资料或是建筑遗址等。它们不仅是研究古代社会与文化的宝贵资料,也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记忆。根据其类别,文物可分为古物(如古董)、字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石雕等多种类型。

详细解释

  1. 历史意义文物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
  2. 艺术价值:许多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3. 科学价值:通过研究文物,可以增进对古代技术、工艺乃至自然科学的认识。
  4. 教育和宣传功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造句

  1. 博物馆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2. 我们应该加强对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确保这些历史遗迹不会被破坏或流失。
  3. 这件瓷器是我祖先留下的文物,非常珍贵,我一直把它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4.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大批古代墓葬中的珍贵文物,对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习俗提供了重要线索。
  5. 博物馆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向公众展示各类文物,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物》这个词在实际生活和教育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