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关的拼音、解释、组词

散关的简介:

sàn/sǎn guān
1.即大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大散关的别名。参见「大散关」条。

词语详解:散关

一、定义与出处散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名,也是中国地理名词。它位于陕西宝鸡市西南的嘉陵江上游,北依秦岭,南跨嘉陵江。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沛公军于霸上,项羽乃西屠咸阳,止暴秦之乱。高祖自立为汉王,出兵击楚,在散关之战中获胜。”因此,“散关”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常与军事战略和重要战役相关联。

二、地理意义 - 散关是秦岭山地与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之一。 - 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中国的南北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 由于地理位置险要,在古代战争中往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三、文学价值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散关”常常被作为重要的地理标志,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例如,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虽然此诗句未直接提及“散关”,但其诗意中体现了类似的文化情感。

造句

  1. 历史意义深远: “历史上著名的‘散关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带,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2. 自然风光壮美: “站在散关之巅,可以俯瞰连绵的秦岭山脉和蜿蜒的嘉陵江,景色令人陶醉。”

  3. 军事战略要地: “在古代战争中,谁能把握住散关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通往四川盆地的关键通道。”

  4. 文化遗址保护: “作为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散关不仅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故事,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5. 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 “从散关出发,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领略到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

分词解释

sàn,sǎ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3 排遣:~心。~闷(mèn)。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guān

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2 拘禁:~押。~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