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反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逼民反的简介:

guān bī mín fǎn
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官吏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而反抗。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亦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 

1. 官吏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而反抗。《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广西事情一半亦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

官逼民反》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代历史,它形象地描述了在社会或政治环境中,由于官员或者政府的行为过于严苛、压迫,导致普通民众无法忍受,最终被迫起来反抗的情况。这个成语反映了人民对不公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

详细解释

  • 官逼:指的是官员或统治者的行为迫使百姓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 民反:指平民百姓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选择反抗。

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由于政府或上级的不当行为导致下层民众被迫走上抗争的道路。它不仅仅是指暴力反抗,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不合作、抗议乃至间接抵制等。

造句

  1. 自从新上任的镇长推行过于严苛的征税政策后,当地农民们个个叫苦连天,最终官逼民反,联合起来抗争。
  2. 在官府多次无理搜刮百姓财产之后,村里的人群中终于爆发了民反事件,大家自发地围攻了衙门。
  3. 虽然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但个别官员依旧滥用职权,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官逼”某些人群不得不采取行动。
  4. 面对政府的不公裁决和高压手段,一些民众忍无可忍,选择通过集会抗议的方式进行“民反”,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5. 由于长期遭受政府官员的不当干预及压榨,当地居民最终走向了官逼民反的道路,并发起了大规模的抗争运动。

分词解释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

1 强迫,威胁:~迫。~促。~命。~使。~问。~租。~债。2 切近:~近。~真。~视。~肖(xiào )(很相似)。3 狭窄:~仄。~侧。~狭。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fǎn

1 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3 抵制,背叛,抗拒:~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5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6 类推:举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