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挠节的简介:
náo jié
1.屈节。
1.屈节。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屈节,屈从他人。《新唐书.卷一六八.柳宗元传.赞曰》:「宗元等桡节从之,徼幸一时,贪帝病昏,抑太子之明,规权遂私。」
关于“挠节”这个词,需要说明的是,在标准的现代汉语中,“挠节”并不是一个正式或常用的词汇。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或者文学语境下,“挠节”的意思可能有所变化或特殊化。一般而言,“挠”通常有屈服、妥协的意思,“节”则常常指气节、操守等。结合这两个词,可以推测“挠节”可能会被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时选择妥协、退让,而不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操守。
但是,在正式的语境中,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用法,因此其具体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推断。如果按照上述推测的意思理解,“挠节”的大致意思可以是:在面临外部压力或诱惑时,放弃或违背了自己的原则、操守。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在提供造句之前,我们还是先假设“挠节”是一个用来描述妥协放弃原则行为的词汇,并根据这一含义进行造句:
- 他虽然知道这样做有违公司规定,但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诱惑,最终还是选择了挠节。
- 在这次考试中,尽管题目难度大且容易作弊,但他坚持不挠节,选择诚实答题。
- 她深知坚守原则的重要性,无论外界如何施加压力,都不愿屈服或挠节。
- 为了避免冲突升级,有时我们不得不暂时放下一些自己的立场与坚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无原则地进行妥协或挠节。
- 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挠节的决心,那么就很难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
请注意,上述关于“挠节”的解释及造句基于一种假设性分析,如果需要确切信息,请参考权威语言资料。
分词解释
挠
náo
1 搅,搅动:“使水浊者,鱼~之”。2 扰乱,阻止:~乱。阻~。3 弯曲(喻屈服):~曲(qū)。~折。~志(屈节从人)。百折不~。4 搔,轻轻抓:~痒。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