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余的拼音、解释、组词

朱庆余的简介:

暂无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西元797~?)名可久,以字行,唐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其诗辞清意新,运笔细致,颇为张籍所赏识。著有《朱庆余诗集》。

朱庆余》实际上是一首诗的名字,出自唐代诗人张籍所作。这首诗原名《赠朱庆余》,是张籍赠予晚辈诗人朱庆余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朱庆余才华的认可和鼓励。全诗如下: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在这首诗中,张籍以新妇自比,以新郎的口吻问妻子画眉是否合宜,实际上是以此来试探朱庆余的才华是否得到世人的认可。

详细解释

  • 洞房昨夜停红烛:形容新娘结婚之夜,房间内灯火通明。
  • 待晓堂前拜舅姑:意指新婚夫妇将在清晨前往拜见公婆。
  • 妆罢低声问夫婿:这是诗人自比为新妇,向新郎询问自己的打扮是否得体、合时宜。
  • 画眉深浅入时无:以比喻的手法,借画眉之事来表达对朱庆余才华的认可与鼓励。

造句

  1. 张籍《赠朱庆余》中那首诗,表达了他对朱庆余才情的推崇与欣赏。
  2. 就像张籍在《赠朱庆余》中所写的那样,他通过借喻的方式向朱庆余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
  3. 《赠朱庆余》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提携,也反映了作者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4. 在欣赏了朱庆余的诗歌后,张籍深感赞叹并写下了《赠朱庆余》,以此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意。
  5. 正如张籍在《赠朱庆余》中通过描绘新妇的形象来暗喻自己的情感一样,在古代文人间这种借物抒情的方式非常普遍。

分词解释

zhū,shú

1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3 姓。

qìng

1 祝贺:~贺。~祝。~幸。~典。~功。2 可祝贺的事:国~。大~。3 姓。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