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版的拼音、解释、组词

底版的简介:

dǐ/de bǎn
1.即底片。指拍摄和冲洗过的胶片。 2.位于矿层或矿脉下面的岩层。版,也写作"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刻版书的刻板,称为「底版」。如:「这部书的底版已毁于战火。」

底版》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主要它指的是一个基底或者基础的部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用法及其具体解释:

  1. 印刷业底版通常指用于印刷前制作的文字或图像载体,如石版、铜版、胶版等,是进行印刷的基本材料。
  2. 摄影与影像底版是指拍摄照片时所使用的基础材料,比如传统的感光底片。现在也泛指储存原始影像信息的介质,如数字相机中的存储卡。
  3. 地质学和建筑学:底板在这些领域指的是地基或建筑物基础部分,是整个结构的重要支撑。

接下来提供5个造句示例:

  1. 在印刷厂里,工人师傅正在精心打磨一块木制底版,准备进行下一步的雕刻工作。
  2. 摄影师小李为了获得最好的照片效果,连续几天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条件下使用同一张感光底板拍摄。
  3. 建筑工程师设计图纸时特别注重基础部分,强调底板的质量和稳固性。
  4. 数码摄影师在整理作品集时,习惯先将原始的数字底版资料备份保存,再进行后期编辑处理。
  5. 从事地质勘探工作的科研人员需要采集不同深度地层的样本,这些样本就相当于记录地层信息的重要底版

以上就是对《底版》一词的理解及其使用场景举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dǐ,de

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➊下面;➋以后)。海~。~肥。2 末了:年~。月~。到~。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5 何,什么:~事伤感。6 古同“抵”,达到。

bǎn

1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木~书。活字~。底~。修~。2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关的事物:排~。再~。~本。出~。~权。3 报纸的一面:头~头条重大新闻。4 打土墙用的夹板:~筑(筑土墙)。5 户籍:~图(原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疆域,如“我国~~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