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打的拼音、解释、组词

拷打的简介:

kǎo dǎ/dá
打(指用刑):严刑~。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时以刑求毒打逼供,迫使嫌犯认罪的审问方式。【例】民主时代讲求人权,审讯问案不容许对嫌犯严刑拷打。

1. 古时以刑求毒打审问嫌犯的方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龟儿老妈,不管好歹,动不动用刑拷打,我被他摆布不过,正要想个计策脱身。」《红楼梦》第六一回:「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著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

《拷打》一词在中文中主要指的是对人的身体进行严刑折磨或剧烈鞭打的行为,通常涉及非法、不人道和极端痛苦。这个词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反映了社会对这种行为的谴责态度。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任何形式的身体虐待都是受到严格法律禁止的。

详细解释

  • 词源:“拷”字来源于古代的一种刑法手段,“打”则是直接施加暴力的动作。
  • 语境使用: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非法或非正当行为中的身体折磨。在文学作品、历史记录等场合中,常用来描绘极端的惩罚手段或恶行。

造句

  1. 历史上某些政权为了获取情报,常常对被捕者进行拷打,这是严重违反人权的行为。
  2. 司法系统应确保任何形式的身体拷打和虐待都得到严惩,以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3. 小说中描述了一位英雄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面对拷打毫不动摇的精神风貌。
  4. 电影《血与火》中展现了17世纪欧洲的酷刑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拷打现象。
  5. 在某些极端的宗教组织内,成员会被要求接受各种形式的拷打以考验忠诚度。

这些造句意在呈现词语的不同语境及其可能带来的复杂情感反应。使用时需注意保持尊重与正面价值观,并避免传达任何负面或不当的信息。

分词解释

kǎo

1 打:~打。~问。~掠(泛指刑讯)。三~六问。

dǎ,dá

1 击,敲,攻击:~击。殴~。~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炮。~雷。~信号。~电报。3 做,造:~首饰。~家具。4 拨动:~算盘。5 揭,破,凿开:~破。~井。6 举,提起:~灯笼。~起精神。7 涂抹,印,画:~蜡。~戳子。8 写出,开出:~证明。9 捆,扎:~包裹。10 合,结合:~伙。~成一片。11 获取,购取:~水。~鱼。12 除去:~消。~杈。13 定出,计算:~算。~腹稿。14 用,采用,使用:~比喻。15 玩,玩耍:~球。16 截,停,减,退:~住。~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交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扫。~扰。20 自,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