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的拼音、解释、组词

拾荒的简介:

shí/shè huāng
1.拾取别人扔掉的废品等物。亦用以指拣取史料之类。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捡拾薪柴、谷物或他人扔掉的废弃物。【例】拾荒老人

1. 拾取薪柴、谷物或他人扔掉的废弃物。如:「经济不景气,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只好拾荒度日。」

词语解释

拾荒

  1. 定义与含义
  2. 拾荒通常指的是捡拾废弃物品,尤其是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它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环保行为。
  3. 在城市中,拾荒者常常会在垃圾箱、街道等地方寻找可以售卖的废品;在农村地区,则可能是在农田里捡拾农作物后的剩余物。

  4. 特征

  5. 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时间和体力,尤其在炎热或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工作。
  6. 收入不稳定:依赖于垃圾中有多少可回收物品。
  7. 社会地位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拾荒者常被视为边缘群体。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被视作环保英雄。

  8. 意义与价值

  9. 经济角度:为拾荒者提供了谋生手段;通过售卖废品可以赚取一定收入。
  10. 环境角度:有助于减少垃圾量,促进资源回收再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造句

  1. 小王决定加入到拾荒队伍中来,希望能够为环保做出贡献的同时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
  2. 在学校的倡议下,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绿色行动”,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到拾荒活动中去。
  3. 她每天早上都会沿着小区里的小巷行走,寻找可以出售的废纸、瓶子等物品以补贴家用。
  4. 社区开展了一个拾荒项目,不仅帮助改善环境,还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就业机会。
  5. 由于最近塑料制品回收价格上升,李大爷每天在街头捡拾废品赚的钱也增加了不少。

以上是对“拾荒”一词的详细解释及造句示例。

分词解释

shí,shè

1 捡,从地上拿起:~草。~粪。~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取。俯~皆是。~人牙慧。2 收,敛,整理:收~。~掇。3 “十”的大写。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huāng

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3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4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5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7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8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9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10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11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