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的拼音、解释、组词
张若虚的简介:
zhāng ruò xū
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诗存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尤为著名。
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诗存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尤为著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人名。唐扬州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兖州兵曹。工诗,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所作诗今仅存二首,以〈春江花月夜〉最有名。
《张若虚》并不是一个常见或固定存在的词汇,它可能是指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字。张若虚是唐朝著名诗人,以《春江花月夜》一诗而著称于世,享有“孤篇横绝全唐”的美誉。
如果按照这个理解来解释的话,“张若虚”这个名字在古代文学中指的是张若虚个人及其作品。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基于其名创作的造句示例(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出于想象构建出来的,并非实际存在):
-
张若虚的诗歌如《春江花月夜》,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那千年之前江面泛舟、月下赏景的宁静与美好。
-
人们常常在学习古代诗词的时候提到张若虚的名字,感叹其才华横溢。
-
在文学社团里,经常有成员分享自己对张若虚及其作品《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感悟。
-
历史老师在讲述唐代诗人时,往往会提及张若虚的名字和他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以此来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古文。
-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许多校园的文化节活动中都会举办关于张若虚及其作品的分享会或展览活动。
以上句子是基于“张若虚”作为名字进行创作的示例,并非真实语境中的用法。实际上,“张若虚”主要是指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和他的诗歌作品。
分词解释
张
zhāng
1 开,展开:~开。~目(①睁大眼睛;②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2 商店开业:开~。3 拉紧:紧~。~力。4 扩大,夸大:夸~。5 放纵,无拘束:乖~。嚣~。6 料理,应酬:~罗。7 惊惶,慌忙:~惶失措。8 看,望:~望。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0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11 姓。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虚
xū
1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2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3 内心怯懦:做贼心~。4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5 抽象的:~词。6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8 同“ 墟 ”,大丘。9 同“ 圩 ”,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