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时量力的拼音、解释、组词

较时量力的简介:

jiào shí liàng lì
衡量时机和实力。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估算衡量时机与能力。宋˙朱熹˙答张敬夫书:又须审度彼己,较时量力,定为几年之规,若孟子,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说。

1. 估算衡量时机与能力。宋.朱熹〈答张敬夫书〉:「又须审度彼己,较时量力,定为几年之规,若孟子,大国五年,小国七年之说。」

词语“较时量力”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做事情之前要认真考虑时间、力量等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做事前需要评估实际可能和必要性,不可盲目行事。

拆解一下: - “较”在此语境下有“比较”的意思。 - “时”,指的是时机或时间。 - “量力”,即衡量自身的能力。

结合以上解释,“较时量力”整体意思是说在做事情之前要考虑到时机是否合适、力量是否足够,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它强调的是理智行事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来告诫人们做事前需谨慎思考,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不可一意孤行。

下面是五个使用“较时量力”造句的例子:

  1. 他决定创业之前反复考虑了市场情况和个人能力,做到了较时量力
  2. 在执行复杂任务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清楚任务的具体要求和自身的能力范围,做到较时量力
  3. 小张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考试,在学习计划上做了充分的安排,做到了较时量力
  4. 对于公司的长期规划,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市场环境、资金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较时量力
  5. 他虽然很想参加马拉松比赛,但考虑到自己的训练时间和身体状况,最终决定还是较时量力地选择其他运动项目。

分词解释

jiào

1 比:~量(liàng )。~劲(亦作“叫劲”)。比~。计~。2 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成绩~佳。3 明显:~然(显明)。彰明~著。4 大旨,大概:~略。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liáng,liàng

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布。用斗~米。车载斗~。~体温。2 估量:思~。打~。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