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言生事的拼音、解释、组词

造言生事的简介:

zào yán shēng shì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捏造谣言,挑起事端。红楼梦˙第七十一回:又值这一干小人在侧,他们心内嫉妒挟怨之事不敢施展,便背地里造言生事,调拨主人。文明小史˙第二回:三五成众,造言生事,就是无事,也要生点事情出来。

1. 捏造谣言,挑起事端。《红楼梦》第七一回:「又值这一干小人在侧,他们心内嫉妒挟怨之事不敢施展,便背地里造言生事,调拨主人。」《文明小史》第二回:「三五成众,造言生事,就是无事,也要生点事情出来。」

词语解释

“造言生事”出自于古代汉语,意为捏造或编造谣言、无端制造是非。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负面含义,用来指责那些喜欢凭空说谎、制造不必要的麻烦或矛盾的人。

解释细节:

  1. 造言:指的是虚构事实,凭空造出说法。
  2. 生事:意为制造纠纷或麻烦,引发无谓的纷争。

例句

  1. 会议开始前,小李总是喜欢在背后说人是非,真是个爱“造言生事”的人。

  2. 自从老王搬进来后,小区里的邻居们就经常被他制造的小矛盾搞得一团糟,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居然还自称是“和事佬”,简直是“造言生事”。

  3. 小张经常在同事中散布不实消息,让大家无所适从,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造言生事”。

  4. 李经理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因为太爱“造言生事”而影响了团队的和谐气氛。

  5. 别再无端猜疑了,否则只会自己陷入“造言生事”的泥潭中。

使用注意事项

  • 在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对无辜者造成误解或伤害。
  • 这个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不好的行为,在正面的语境中应谨慎使用。

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造言生事”这一成语。

分词解释

zào

1 制作,做:制~。创~。~物。~反。~孽。建~。~表。~册。~价。~型。粗制滥~。2 瞎编:胡编乱~。捏~。3 成就:~诣。4 培养:~就。5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甲~。乙~。6 到,去:~访。7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晚~。8 时代,年代:末~。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