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藏于密的拼音、解释、组词

退藏于密的简介:

tuì cáng yú mì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退隐藏身,不使人知,而使才能存养于内。《易经.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词语解析

退藏于密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外物》,原意是指把宝贵的东西隐藏在深邃的地方,以免被盗或者失去。它引申为一种处世哲学:将自己的智慧、才华或重要事务暂时隐秘起来,不轻易示人,从而达到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造句

  1. 他是一位真正懂得《退藏于密》之道的智者,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将重要的信息和资源隐藏得恰到好处。

  2. 在商场上,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具备《退藏于密》的智慧,不能把所有的底牌都暴露给对手。

  3.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深知《退藏于密》的重要性,选择性地分享信息,既保持了个人隐私,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

  4. 在处理家庭事务时,《退藏于密》可以是一种保护家人的方式,例如在财务安排上不轻易透露过多细节。

  5. 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制定公司战略和计划的时候,《退藏于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隐藏自己的意图,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分词解释

退

tuì

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2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3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4 脱落:~色。~毛。减~。5 和柔的样子:~然。6 迟缓,畏缩:“求也~”。

cáng,zàng

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1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稠~。茂~。严~。~封。~布。~集。~匝匝。~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2 关系近,感情好:~友。~亲。3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保~。~谋。~电。~报。~使。~信。~诏。~旨。~探。4 精致,细致:精~。细~。致~。~实(细密结实)。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