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烛残年的拼音、解释、组词
风烛残年的简介: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风烛」,灯烛在风中摇曳,明暗不定,也极易灭熄。比喻人生命可危。语本古辞〈怨诗行〉。「残年」,暮年。语出《列子.汤问》。「风烛残年」形容人身体孱弱,不久于世的晚年。
2. 1、「风烛」:古辞〈怨诗行〉(据《乐府诗集.卷四一.相和歌辞一六》引)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1>。百年未几时,奄2>若风吹烛。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续。齐度游四方,各系太山录。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当须荡中情,游心恣所欲。 〔注解〕 (1) 促:短促。 (2) 奄:音|ㄢˇ,急遽、匆促。 2、「残年」:《列子.汤问》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1>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2>!以残年余力,曾3>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注解〕 (1) 河曲智叟:一位住在黄河曲流处的智慧长者。 (2) 不惠:不聪明。惠,或作慧。 (3) 曾:音ㄗㄥ。尚且。
3. 「风烛残年」系由「风烛」及「残年」二语词组合而成。「风烛」即「风中之烛」,意指灯烛在风中摇晃,随时都有可能被吹灭,比喻身体孱弱,生命即将消逝。「风烛」一词见于古辞〈怨诗行〉,此诗内容为感叹人的生命脆弱而短暂,随时光流转,顷刻间就如风中的烛火,岌岌可危。「残年」则见于《列子.汤问》中一则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传太行、王屋两山本在河南、汉水之间,愚公住在两山之北,两座大山的阻挡使他出入非常不便。高龄九十的他,于是率领著家人,一铲一铲地想把山铲平。住在附近的智叟看了,笑著阻止他说:「你真傻啊!你以为自己还能活多久?别说把山铲平,我看你连稍微毁损它的能力都没有。」愚公听了并不为所动,仍是继续坚持下去,终于天帝被他的毅力所感,把两座大山给移走了。「残年」一词即见于智叟嘲笑愚公的话:「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是说愚公九十岁了,能存活的日子本来就不多,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残年」即指暮年、老年。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风烛残年」,用来形容人身体衰弱,不久于世的晚年,例如清代小说《荡寇志.第七六回》:「贤侄,但愿天可怜见,著你日后出头为国家出身大汗。老夫风烛残年,倘不能亲见,九泉下也兀自欢喜。」这里便是以「风烛残年」比喻年事已高,不久于世。
1. 风烛,在风中摇晃的烛火。「风烛残年」形容人到老年,身体衰弱,所剩年岁不多。就像风中的烛火,随时都会熄灭。【例】风烛残年的老人,除了良好的医疗照护,最需要的是亲情和关怀。
1. 风中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荡寇志》第六回:「你日后出头,为国家出身大汗,老夫风烛残年,倘不能亲见。」
《风烛残年》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描述的是人在晚年时如同风吹摇曳、随时可能熄灭的蜡烛一般脆弱和不稳定的状态。这里的“风”指的是自然界的风,“烛”则是古代常见的照明工具之一,“残年”则特指人生的最后几年。整体而言,它形象地表达了老年人身体衰弱、时光不再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字面含义:风烛比喻像风中的蜡烛那样摇曳不定;残年指人晚年时期。
- 引申意义:形容在人生即将走到终点时的脆弱状态,既可描述个人生命接近尾声的情景,也可用于描绘某种事物或状态面临终结的局面。
造句
- 老王已经风烛残年,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去公园锻炼身体。
- 看着奶奶那风烛残年的面容,全家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 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老李依旧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 作为企业的重要成员,在风烛残年之际,他依然在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 面对风烛残年的挑战,我们必须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
分词解释
fēng,fěng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8 姓。zhú
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花~。~光。~泪。~台。风~残年。2 洞悉:洞~其奸。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的灯泡。cán
1 害,毁坏:~害。摧~。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3 凶恶:~忍。~酷。凶~。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