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识的拼音、解释、组词
阴识的简介:
yīn shí/zhì
1.古代钟鼎器皿上的款识﹐有阴文﹑阳文之别﹐阴文的款识称"阴识"。 2.暗暗记住。
1.古代钟鼎器皿上的款识﹐有阴文﹑阳文之别﹐阴文的款识称"阴识"。 2.暗暗记住。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器皿上凹入的文字或饰纹,称为「阴识」。
关于“阴识”这一词语,从其字面来看,并无直接的解释,因为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较少。在历史典籍中,“阴”和“识”这两个字常常合用时指向的是汉代光武帝刘秀与其妻子阴氏家族的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人物——阴识。
阴识(?-27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阴皇后之兄,也是汉光武帝的妹夫。他以忠诚勇敢著称,在汉朝早期的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后来成为大司空。值得注意的是,“阴识”并非特指某个人的名字或称号,而是在历史文献中用来描述某一位人物的身份和关系。
造句
- 阴识作为阴皇后之兄,对刘秀的帝位稳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在汉初的政治斗争中,阴识凭借着家族背景与个人能力,在朝野上下享有极高威望。
- 刘秀即位后,不仅善待其妹阴氏一族,还提拔了阴识担任大司空等要职,显示出对这一亲属关系的重视。
- 由于阴识在光武帝时期的卓越表现,汉室内部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政治联盟。
- 阴识不仅个人才智过人,在处理政务时也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和魄力。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阴识”作为历史人物及其家族背景进行的创作,并非字面意义的解释。由于这一词组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代历史文化讨论或相关学术研究中,因此关于它的详细定义可能并不广泛传播。
分词解释
阴
yīn
1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2 指“月亮”:太~(月亮)。~历。3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4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5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6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7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8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9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10 指时间:光~。惜寸~。11 生殖器:~部。~道。~茎。~囊。12 姓。
识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