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九的拼音、解释、组词

阳九的简介:

yáng jiǔ
1.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从入元至阳三,常岁四千五百六十年,灾岁五十七年,共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之气终。举其平均数则每八十年有一灾年。《汉书.律历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困厄的时运。《文选.江淹.杂体诗.刘太尉》:「皇晋遘阳九,天下横雰雾。」宋.文天祥〈正气歌〉:「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阳九》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有时被使用,但通常它并不是一个单独词汇的完整释义。实际上,“阳九”是古文中用来表示“厄运”、“灾难”的一种表述方式,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占学说。“阳九之厄”是一个成语,指代的是国家或个人遭遇的大难时期。

阳九”这一概念源自《淮南子·天文训》:“日月相薄为蚀,五星错行曰‘阳九’。”这里的“阳九”指的是天象中的不和谐现象,后来被引申用于形容人间的灾祸、困厄。在古代星占学中,“阳九之岁”指代的是一个长期的困难时期。

造句:

  1.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无数家庭因战争而分崩离析,这真是“阳九之厄”的表现。
  2. 虽然他个人遭遇了“阳九”,但社会整体却因此变得更加强大和团结。
  3. 此次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堪比历史上有名的“阳九之岁”。
  4. 小李的公司因经营不善而面临破产,这段时间可说是他的“阳九之厄”。
  5. 即便在最艰难的“阳九”时刻,人们也不应放弃希望。

请注意,“阳九”通常作为成语或比喻语言出现,在日常对话中较少单独使用。上述造句是根据其含义和用法进行创作的。

分词解释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