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团子的简介:
tuán zǐ
1.用米或粉等做成的球形食品。
1.用米或粉等做成的球形食品。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谷类磨成粉,再做成的圆形食物。如:「糯米团子」。
《团子》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通常指的是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以下是关于“团子”的详细解释及五个例句。
详细解释
- 传统食物: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团子"是一种常见的小吃或节日食品。它主要由糯米制作而成,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和口味,如豆沙、芝麻等。
- 寓意团圆:在中国文化中,“团”字本身就蕴含着团圆的意思,所以“团子”的名字也象征着家庭的和睦与团圆。
- 节庆习俗:在春节期间以及中秋节期间,人们会制作不同种类的团子来庆祝节日或祭拜祖先。
造句
- 在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了各种口味的糯米团子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
- 每到元宵节,我们全家都会一起动手做汤圆,象征着家人团圆幸福。
- 这次去外婆家,外公特意做了几笼鲜肉小团子给我吃。
- 阿姨告诉我,她在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那种甜馅的糯米团子。
- 为了迎接春节,妈妈开始着手准备各种节日食物,其中包括传统的团子。
这些句子展示了“团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意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团
tuán
1 圆形:~扇。~脐。2 结成球形的东西:汤~。饭~。3 把东西揉成球形:~煤球。4 会合在一起:~聚。~圆。5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组织:~体。~伙。集~。6 军队的编制单位,营的上一级。7 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练。~丁。8 量词,用于成团的东西:一~槽。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