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声的简介:

sì shēng
古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总称。由古四声演变而来的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叫四声。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以「天、子、圣、哲」四字代表。今国音分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如「三、民、主、义」四字即代表国音的四声。

1. 字音的四种声调。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国音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如三、民、主、义即是。

四声》,在中国古代语言学中,指的是汉语的传统音韵分类之一。汉语中的每一个汉字根据发音时声调的不同被分为四个不同的声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它们对应的标点符号为“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每种声调在发音时会表现出不同的音高变化,这种区分对于汉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非常重要。

造句示例:

  1. 四声”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句子中的"四声"指的是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四个不同声调。

  3. 她用标准的四声读出了这篇课文。

  4. 这里的“四声”强调了她发音时正确运用了四种不同的声调。

  5. 他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但在使用时由于没有分清四声而出错。

  6. 此句中的"四声"指代的是在说话或写作中需要准确区分的四个音高变化。

  7. 在古文中,“四声”被用来区别同音字,防止意思混淆。

  8. 该句指出“四声”的应用不仅限于现代汉语学习,在古代文献解读中同样重要。

  9. 要掌握一首古典诗词,了解其背后的四声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10. 这里强调了在理解和朗诵古诗文时,“四声”规则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