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拽的拼音、解释、组词

东扯西拽的简介:

dōng chě xī zhuāi
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藉各种理由推托。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1. 藉各种理由推托。《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词语“东扯西拽”通常用来形容人说话或做事时没有中心思想,不着边际、乱七八糟。这个词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

详细解释:

  1. 语法结构:“东扯西拽”是动词短语。
  2. 引申含义:它不仅仅指的是物理上的拉扯动作,更多的是用于形容言语或行动杂乱无章,缺乏逻辑性或者目的性。
  3. 使用场景: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讨论问题时天马行空、离题万里;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事随意、没有条理。

造句:

  1. 小明做作业总是东扯西拽的,一会儿想看小说,一会儿又想去踢足球,根本静不下心来完成任务。
  2. 老板在会议上讲话常常东扯西拽,这令下属们很困惑,不知道他到底要传达什么信息。
  3. 她说话时东扯西拽的,让人很难抓住她的重点,显得有些不够专业。
  4. 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些人喜欢东扯西拽,让会议效率大大降低。
  5. 为了完成项目报告,小李特意避免了在写作中东扯西拽的习惯,尽量做到条理清晰。

请注意,“东扯西拽”是一个较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正式文书中较少使用。上述例子主要体现其日常交流中的应用情况。

分词解释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chě

1 拉:~住不放。牵~别人。2 撕破:把信~开。3 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谈:~谎。~闲篇。4 无原则地争论、纠缠、推诿:~皮。
西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