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周山的简介:

bù zhōu shān
1.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据说在昆仑山西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据闻在上古时代,共工与颛顼为争夺帝位,一怒之下,击坏天柱,致此山缺坏不周,故称为「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山海经.西山经》:「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崇岳之山。」

不周山》的详细解释

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座名山。在古代文献如《山海经》中被提及,尤其是在《海外北经》篇提到:“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足,名曰豪猪,是食之可以已忧。”这里的“不周”一词,并未直接出现,但通常认为“不周山”指的是不周止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荒之地之一。在一些版本的《山海经》中,不周山与日月星辰的运行、天地间的平衡密切相关。

相传“不周山”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故事:女娲补天时用五色石修补了天空,但有一处没有补好,形成了缺口。这个缺口导致洪水泛滥,人们生活困苦不堪。于是,女娲找到不周山,将其折断,以此来填堵天空的漏洞,从而拯救了人类。

造句

  1. 古代神话故事中,不周山被视为天地之间的纽带。
  2. 在古代传说里,不周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3. 不周山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在现代文艺创作中也常常被提及。
  4. 人们常说,登上不周山可以窥见天地间的奥秘。
  5. 每当提到不周山,就会让人想起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神奇传说。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zhōu

1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4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济。6 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7 姓。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